“梁山宝菜”是竹乡安吉一道名闻遐迩的特色菜,也农家乐菜系中的香饽饽。其独特的制作技艺更是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天荒坪大溪村农家乐“香榧湾”的招牌菜“梁山宝菜”由青菜、萝卜、老姜、大蒜、宝塔菜等9种高山蔬菜加工而成的特色菜。其味酸甜可口,风味独特而且具有抗病毒、防感冒、消食、醒酒、增加食欲、保健等功效。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是“吃了还要兜着走”,是安吉天然山珍绿色产品,馈赠亲戚朋友最合适不过啦。关于它的身世,还有着一个曲折的传说。
“梁山宝菜”原名“八宝菜”,始于北宋,是当时民间用于治疗重感冒的单方。宋神宗熙宁5(1072)年,神宗皇帝赵顼指派朝廷官员南下江南体察民情,时逢阴雨连绵,加上水土不服,官兵均患上重病,路不成行,借住一位高龄老人家中暂作养歇。这位老人用此单方作为菜肴供官兵们食用,谓之“八宝菜”,不几日病情痊愈。为首官员讨得单方秘笈,回京后呈报御上,经御厨试作,认为是一道不可多得的佳肴和治病药方。神宗尝食后龙颜大悦,命载于《宫廷御膳宝典》中。后《宫廷御膳宝典》从宫廷中流传到民间,此菜也在河南广为流传。
清光绪十九年(1894),祖籍河南的陈起忠的祖父陈世华,携全家自河南光山县迁徙南下,移住长兴县,亦将祖传的《宫廷御膳宝典》携至长兴,后于1943年迁至安吉县的安城蓝田村定居,并以此菜施于村坊邻舍,既调剂用膳口味,也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,深受村民的欢迎,故“八宝菜”解放后又在安吉境内流传。
1966年,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“破四旧”之风刮起,陈起忠的母亲潘文珍为了子女不受牵连,便将《宫廷御膳宝典》中的“八宝菜”秘方用纸条抄录下来另行保管,并将这本流传千年、奔波千里的古籍付之一炬。1999年5月,老人去世时,将这张手写的秘方遗交给儿子陈起忠,嘱咐他传承下去,有机会让这个宝菜继续面世,造福于人类。
1999年后,安吉县旅游业蓬勃兴起,“农家乐”餐馆成为各地游客最受欢迎的去处。陈起忠来到天荒坪镇的大溪村开起了一家农家乐,接待四方游客。来自山南海北的游客除了饱尝深山野谷的自然风光和山珍野味外,还有一个共同的愿望,就是希望能够吃上具有地方传统特色菜肴。于是他回到家中,翻遍了家中的旧书籍,终于从一本《毛泽东选集》中找到了母亲留给自己的“八宝菜”秘笈,他根据秘笈的配方和当年孩提时帮助母亲制作“八宝菜”的记忆,在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上采用九种高山蔬菜,运用祖传六种秘方,经过近七年的反复研究、试验,终于在2006年让这个消失已久的历史名菜再次问世。由于此菜是在“太平天国小梁山”山脚下再生的,故取名为“梁山宝菜”。